2016年9月9日下午,学院诊断与改进领导小组下设的“机制建设”“育人体系”“教学工作”“服务体系”等4个“诊改”专项工作组的组长和成员在学院图书馆107会议室举行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专项工作组首次研讨会。
学院副院长肖峰对“诊改”工作的政策依据、四川省“诊改”工作推进情况、“诊改”工作理论基础、“诊改”工作的特征、我院“诊改”工作推进方案等作了介绍。肖峰副院长与大家分享了“戴明质量管理原理(PDCA)”“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事前质量计划、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提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保证等“诊改”的基本理论依据,阐明了“诊改”工作的特征:一是自定需求标准、自主达成;二是运作动力来自于内在和外在双重需求;三是“诊改”实施主体明确;四是开放和动态的指标体系;五是注重运行过程。最后,肖峰副院长从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系统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以及信息技术平台等方面分析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学院教务处处长朱超针对课程教学的“诊改”工作作了发言,分析了在下达教学任务、签定教学任务、选用教材、编写学期授课计划、课堂讲授、课堂实验、考勤、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平时成绩、命题、阅卷、试卷分析、学期授课总结等各个环节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诊改”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肖峰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诊改”工作一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二要解决过去管理上的真空,不做无用功和无谓增加工作负担;三要持之以恒围绕“一个机制、两个体系”建设目标开展“诊改”,力争在个别重大问题或领域有所突破。
通过本次研讨,学院“诊改”专项工作组成员对“诊改”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思路更加清晰,对开展“诊改”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学院开展“诊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教务处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