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晚报 原题: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有两名来自德阳的小伙在冰上舞动
25日晚,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惊艳亮相,用短短8分钟时间,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在节目中,24名轮滑演员与24个机器人配合完成表演,其中两名轮滑队员正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读学生。
北京8分钟表演现场
据该知情人士介绍,参与到这次表演的两名同学杨涵和赵明亮,分别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和大一的学生。去年11月,经过严格的招募和筛选,两人成为该节目的表演队员,并前往北京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封闭式训练,除了轮滑技术外,筛选的条件还包括身高、身形等。杨涵和赵明亮虽然是学校轮滑协会的队员,都有一定的轮滑经验,但在集训中,他们同一个动作的细节都需要反复练习,直到表演结束。
我校轮滑协会队员赵明亮(中)和杨涵(右)
本届冬奥会闭幕式当天,现场演出中这些队员们穿着单排轮旱冰鞋,搭配背景音乐、灯光效果、地屏视觉效果,为大家带来了让世界都难忘的精彩表演。昨(26)日,两人才抵达国内进行休息,本报也将继续跟踪报道。
延伸阅读:在这次冬奥会闭幕式文艺表演中,张艺谋大量采用科技手段,世界上最大却又最轻的熊猫木偶、可以与人共舞的机器人……这些新技术,成就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惊艳的“北京8分钟”,为了保暖,还使用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帮演员抗寒,而位于“冰屏”底部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互动,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机器人不但要完成动作编排,更要与演员、地面投影联动表演,同样实现了技术领域的升级创新。(消息来源:德阳晚报刘俊宏 记者 王珊珊 图据资料)
成都商报 原题:“北京8分钟”惊艳平昌冬奥闭幕式 3名“黑衣人”来自四川两所高校
2月25日晚,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导演张艺谋带来的“北京8分钟”精彩上演,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正式开启冬奥会的北京时间。20点18分,通体透亮的“大熊猫”和轮滑演员踩着滑轮登上舞台,憨态可掬的模样赢来现场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大家看到24名轮滑演员与24个机器人配合完成表演,成为当晚闪耀的明星。
演出取得成功,除了幕后的演职人员,还有17名隐形的“黑衣人”(反光柱演员,每人负责一块反光柱),他们其中三名来自四川,四川工程技术学院学生赵明亮、杨涵,西华师范大学学生王国权。“我们的职责主要是不断为机器人定位。”21日,回到德阳的赵明亮介绍说。
▲左起:王国权、赵明亮、杨涵
▲赵明亮和杨涵回到学校
演出前
训练都是不能说的秘密
“有两名轮滑队员是我们学校学生,一位叫赵明亮、另外一位叫杨涵。”26日晚,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文志刚介绍,两名学生表现非常出色,视频让他眼前一亮。
去年11月份,经过严格的招募和筛选,2人成为该节目的表演队员,前往北京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封闭式训练。杨涵介绍,除了轮滑技术外,筛选的条件还包括身高、体型等,他和赵明亮都是该校轮滑协会的队员,有一定的轮滑经验,此外,一同入选的还有西华师范大学学生王国权以及另外一名同学。
“在没有收到公假条前,老师担心万华波带我两个去搞传销,外加上期末临近,一直不准假。”赵明亮介绍,万华波作为领队,他和杨涵作为轮滑演员参加训练和演出。
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官方微博上,已经公布两人参加训练时的照片和一张公假条。假条显示,2017年11月30日——寒假放假,3名同学万华波、杨涵、赵明亮请假,要代表国家参加一次非常重要的演出。
12月1日,他们就在北京的一个部队训练基地开始了封闭训练,见到导演组才知道,他们要参加冬奥会“北京8分钟”的演出。这场演出意义重大不言而喻,需要所有人签保密协议,表演之前,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们在干嘛,更不能透露表演的细节。
在参加表演前训练对于赵明亮、杨涵几人来说,难度不大,“对于南方人来说,唯一不习惯的就是北京的天气。”杨涵介绍,训练的舞台与表演的舞台是一比一的,连灯光都按照一比一制作的。训练期间一般是上午练体能,下午排练。
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路线早已经刻在演员的心里。在去平昌之前,演出团队还坚持每日训练,不断细化动作。
▲演职人员在试用熊猫套装
▲演职人员试用熊猫套装,测试其功能
▲部分演职人员合影
演出时
黑衣人成为冰屏“守护者”
“上场只有8分钟时间,但我们提前两小时备场。”赵明亮介绍,当时队员们最担心的是天气问题,无论熊猫还是轮滑演员,包括机器人,都会受天气影响,万一刮风或下雪地面湿了的话,这些因素对表演都会有影响。“还好当天天公作美,天气不错,觉得这8分钟一定圆满成功。”
王国权回忆,因为当地大雪、大风天气,此前进行了7次彩排,只有两次顺利进行了全过程。
“北京8分钟”的舞台上,24块大屏幕先后展现了长城、中国高铁、鸟巢等影像,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美好形象。这些近乎透明的屏幕就叫作“冰屏”。舞台上,搭载冰屏跳出华丽舞步的是24个移动机器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移动机器人发挥作用之前,还有一群神秘的“黑衣人”,在为冰屏保驾护航。
48名“黑衣人”只出现在正式表演前,他们两人一组,推着机器人和“冰屏”最先上场,机器启动后迅速下场,另外17名“黑衣人”作为反光柱演员,抱着反光柱上台,为机器人定位后留在场上配合机器人演出。“我们就是反光柱演员中的三人。”
为了尽量不让现场观众看出来,他们一身黑色紧身衣,只露出眼睛部分。
赵明亮介绍,最激动的是升起中国的五星红旗,奏国歌。那时候在台上真的很激动,脚在抖,一是因为激动,二是因为冷。“但是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冷了,观众的激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歌一响起热血沸腾的感觉,让我觉得那些寒冷都没了,全部都没了。国歌一响完就开始表演。那8分钟,我们特别骄傲地演完了。”
据了解,机器人靠现场反光柱“看位置”,机器人距离舞台周围的环境参照直线距离近百米,演出场地人流多,如何让机器人看得见看得准也是团队面临的问题。稍有偏差,机器人可能就迷失了方向。机器人靠激光导航,现场要放置17个反光柱,机器人上场后就要根据反光柱来定位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下一步要去哪里。
除夕、春节,都没有回家,赵明亮、杨涵和王国权的父母也表示理解,因为他们的父母觉得这是很骄傲的一件事情。“妈妈说等我回来了好好的跟家人一起拍全家福,一起吃个团年饭,庆祝一下。”赵明亮说。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明平 摄影报道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敬玲燕